一般說來,吉他的調整順序,
是truss rod(鐵芯)→下弦枕→上弦枕。
truss rod最先調整,是因為最快速便利。
而上弦枕最精密,最不容許失誤,所以要最後調整。
技師或老師在校正弦距時,
會在truss rod設定好之後,
為第一弦和第六弦的第12格,
設定一組理想的數據。
例如第一弦2.2mm,第六弦2.5mm。
假設一把琴的第12格弦距,
第一弦2.6mm,第六弦3.0mm。
於是要將下弦枕的第一弦部分磨低0.8mm,
算式:(2.6-2.2)*2=0.8
將下弦枕的第六弦部分磨低1.0mm,
算式:(3.0-2.5)*2=1.0
這樣的算法是有科學根據的,
但迷思就是,
當你之後調整完上弦枕後,
第12格就不是這個弦距了。
所以為了補償這樣的變因,
我測量第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夾住第1格!
我測量第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夾住第1格!
我測量第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夾住第1格!
我測量第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夾住第1格!
我測量第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夾住第1格!
這是這篇文章的重點,所以我複製貼上5次。
夾了移調夾之後,才能避免上弦枕帶來的誤差。
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設定,
夾了移調夾之後,
第一弦第12格弦距是1.9mm,
第六弦第12格弦距是2.2mm。
當然這是我自己的手感,
不是什麼標準弦距。
以上,
希望有經驗的人能多多指教,互相交流。
全站熱搜